隆林鹤城新区:“安置房”变成了“学区房”

原创 隆林发布  2020-09-19 15:03 

——隆林鹤城新区搬迁贫困生圆了社区就学梦

9月1日,作为隆林各族自治县鹤城新区配套公共教育设施的罗湖幼儿园、新州第六小学如期开学,罗亚德三兄妹和他们的爸爸一起走进第六小学报名,看到崭新校园环境,罗亚德三兄妹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脸,搬出大山的孩子们踏上新的求学路。

“这个学校很大,也很美丽。”罗亚德来到新学校后非常开心。2018年,罗亚德一家从新州镇那么村搬到县城鹤城新区安置点,在县教育局统筹安排搬迁子女就学工作中,先到民强小学读了半个学年,在安置点配套的第六小学建成后才转入现在学校就读。

搬迁前,罗亚德家附近没有学校,只能跨村到弄桑小学就读,而且家里没有交通工具,每次上学都要自己走,每次上学都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家离学校很近,我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走到学校。”罗亚德在学校门口用手指着他家说。目前他家的兄妹三人都同在第六小学就读。

新学校环境好、校园大、老师也非常好,各方面情况比以前的学校好太多了。“以前在村里,刮风下雨就得请假,耽误了学业,现在就不用担心了”罗亚德说。

“现在住上了新房,小区医院有新学校,我们可以在旁边还有扶贫车间上班,比山里生活条件好多了!”从者浪乡播立村搬迁到鹤城新区的杨光学的女儿从乡下转到六小就读,儿子到隆林五中就读。鹤城新区像杨光学一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随迁适龄子女都实现了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就近享受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公里圈的义务教育服务”,彻底解决搬迁对象的就学难题。

“为了保证今年秋季学期顺利开学,学校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先建设四栋教学楼,其中第一和第四栋教学楼改为了学生宿舍,到8月31日第一期建设项目基本竣工验收并交付学校使用。”该县新建的第五中学负责人覃宗伦介绍说。目前,该校第一届招收了新生816名,并接收转学安置鹤城新区安置点的初二、初三学生各一个班,教师员工到位102名,教学秩序有序开展。

“教育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之一,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重中之重,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教育不能掉队,更不能缺位。隆林县委、县政府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就读问题中,克服重重困难、鼓足了动力,多方筹集资金,采取超常措施,全开马力推动搬迁安置点公共教育资源配套,全力保障搬迁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习有进步”。

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隆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保障作为教育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通过精准掌握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和安置地教育资源供给情况,提前对接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工作,并协调周边民强小学、隆衢学校,对适龄入学儿童进行就近安置入学,不让一个搬迁群众子女因搬迁而辍学。

同时,对现有教学资源能够满足需求的,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做好转学衔接工作,让搬迁群众子女及时入学。因此,对德峨镇、桠杈镇安置点现有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缺口的,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通过校舍设施的就地改扩建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解决了搬迁子女就学问题;对鹤城新区搬迁安置规模大、现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及时调整教育规划布局,与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公共教育服务保障项目,确保教育学位能够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

为此,罗湖幼儿园、新州六小、隆林五中三所学校相序开工建设,其中罗湖幼儿园、新州六小都受益于粤桂帮扶政策,得到了深圳市罗湖区大力资助。三所校园从无到有,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正式投建到今年秋季学校如期招生,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子女就读问题,让搬迁户稳下了心,不断提升了搬迁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讯员:黄仁雄)

本文地址:https://www.zhsmx.cn/628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隆林发布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